               
- 帖子
- 332
- 威望
- 13394
- 金錢
- 11387
     
|
再次感謝阿十精美易懂的筆記 - // -b
既然講到音域,那我這邊也做兩個補充吧!
一、電吉他是音域最廣的樂器?
根據圖表,大家可以發現電吉他看起來是全瑪奇音域最廣的樂器(o0E ~ o8D+)
但是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,原因如下
乍看之下,音域橫跨了8個八度(o0E ~ o8D+)
事實上應該要把它分成兩組,也就是一組是4個八度
因為惡魔貓當初在製作這把樂器的時候,他使用了兩種音源
一種我稱為正常音效,另一為顫音音效(抖音音效)
顫音音效類似拉動電吉他拉桿的效果,會使演奏出來的聲音有抖音的感覺
┌正常音效使用的音域區域是 o0E ~ o4D+
└顫音音效使用的音域區域是 o4E ~ o8D+
剛好各用了前面提到的4個八度
雖然依照o(音程)來看,顫音整體比正常音高出了4個八度
但是實際演奏出來的音高o0E會等於o4E(以此類推)
所以他們實際能演奏的音域是一模一樣的
舉一個非常常見的例子,有在遊戲中演奏音樂的人一定有遇到這個問題
在演奏歌曲的時候,一換成電吉他,整個音樂就會變得很奇怪,音高跳來跳去的
聰明的你發現了嗎?
原因就是,一般樂器使用的音域多在 o2 ~ o6之間 (由阿十的圖表可知)
中間包含了兩組電吉他音效的分界線 (o4D+和o4E之間)
所以樂譜在沒更改音域的狀況下,只要一經過分界線,演奏出來的音樂就會忽高忽低
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會感覺電吉他很不適合獨奏的原因喔!
可以看看此影片1:20~3:20的片段,看一看就會懂了!
二、同樣樂譜,為什麼用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高不同?
新樂器豎琴推出之後,相信大家都躍躍欲試,入手以後馬上就來把玩一下
但是演奏出來的感覺,怎麼會比別的樂器還要高這麼多呢?
今天來幫大家解惑!
在MML編碼當中,所有的樂器使用的編碼都是共通的
但事實上,同一個編碼在不同樂器上面演奏出來的實際音高卻不一定相同!!
舉例來說,今天使用曼陀林演奏了編碼o3c1,是個好聽的低音Do
相同的o3c1給豎琴演奏之後,會覺得歐買尬,雖然也是Do但是整整比曼陀高了2個八度啊!
到此就印證了我前面提到的,同編碼在不同樂器上所代表的實際音高不一定相同(會+-8度)
以上面例子來說,如果要讓豎琴演奏出跟曼陀的o3c1相同音高的Do
豎琴要使用的是o1c1,才會跟曼陀在同一個水平上 (豎琴o1c1=曼陀o3c1)
也就是說,豎琴在實際演奏上比曼陀高出了2個八度
講到這邊,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這也太麻煩了吧
樂器種類這麼多,根本就一頭霧水
但其實這是可以做分類、有跡可循的!這邊幫大家做整理
首先,我們依照推出的時間點,將樂器分成三個組別
P.S.固定音高的大鼓、小鼓、鈸、手搖鈴不予分類
將三個組別命名為:一代樂器、二代樂器、三代樂器
※一代樂器( 0):
魯特琴、四弦琴、曼陀林、口哨、長笛、蕭姆管、倫卡圖拉、法國號
※二代樂器(+1):
里拉、鋼琴、木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男聲、女聲
※三代樂器(+2):
電吉他(+2/-2)、豎琴
如果以一代樂器作為基準,二代會比一代高出1個八度,三代會比一代高出2個八度
也就是說,曼陀o3c1 = 里拉o2c1 = 豎琴o1c1
然後三代的電吉他有標註是+2或-2,這就牽扯到上面提到的正常音(+2)和顫音(-2)
了解這個原理之後,在合奏上會有非常大的幫助!
如果想對既有的獨奏/合奏譜作更改(給不同樂器演奏)也只要+或-o(音程)就可以了
至於為什麼越新出的樂器會越偏離基準(一代樂器)......
我想應該跟惡魔貓更換團隊有關係 (炸
以上補充到這邊XD!! 不小心就打好長(X
都可以另外開一個小學堂了,跟阿十搶生意 (被打 |
-
3
評分人數
-
|